種植淀粉薯風險小、有剛需
筆者認為,在馬鈴薯生產中,淀粉薯的種植是風險最小的,它沒有像商品薯那樣對薯型、顏色的嚴格要求,也沒有像薯條、全粉那樣對專用品種、干物質含量的特殊要求。種植淀粉薯只有最直接的要求:高淀粉、高產量!至于薯型、畸形、機械傷等等都無所謂。
據中國淀粉工業協會統計,全國現有馬鈴薯淀粉加工企業139家,年產馬鈴薯精淀粉60多萬噸,年加工鮮薯800萬噸左右。對馬鈴薯產業承擔著脫貧致富、兜底加工的功能,對社會經濟發展也肩負著增加就業,助力鄉村振興建設的職能。
馬鈴薯淀粉是“工業的味精”,具有顏色潔白,氣味溫和,顆粒徑大、黏性大、糊化溫度低、透明度高、吸水力強、微量元素含量高等優點,理化指標及工業應用性能更佳,現在被廣泛應用于食品、醫藥、石油化工、造紙、紡織、飼料、發酵、鑄造、建材等工業領域。目前,我國每年對馬鈴薯淀粉有80萬噸左右的需求。
今年有個農場主朋友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種了1000多畝地,其中300畝的商品薯收獲前水肥沒跟上,影響了產量和薯型,但干物質積累多,淀粉含量竟然達到了13%。筆者建議他凈地就近送往淀粉加工廠,當時正是原料價格最高的時期,他以每噸1200元交貨。最后一算賬,就這300畝的利潤最好。收獲結束后,我這個朋友表示,2024年想專門種植幾百畝的淀粉薯,選高淀粉含量品種,在干物質積累期控制好水肥,問我可行不?我說非常可行!